拔尖学生本科培养的纵向追踪研究:以强基计划为例
[13-24]
教育赋能世界人才中心建设:角色、机制与路径
[25-37]
数字平台的社会教育权及其规制
[38-49]
青出于蓝:拔尖计划导师制中的师生关系及其育才效果
[50-61]
德国“MINT计划”集群发展模式及其启示
[72-82]
数字技术驱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
[83-90]
学科交叉: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互动
[100-109]
语言类型的内部逻辑与学生学习表现
[110-120]
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教育安全风险治理研究前沿与展望
[121-130]
高等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策略
[131-138]
学科化与等级化:高校教学学术缘何陷入困境?
[39-45]
学校循证管理:在最佳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
[46-53]
传统文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
[54-65]
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否有效:理论争议与实践反思
[66-77]
高校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研究
[78-88]
自由流动与政策干预:农村教师生源质量
[110-115]
耶鲁大学的保守标签与变革实质
——两任校长31年的改革创新探索
[116-125]
高等教育本体论的转向:空间、权力和技术
[1-13]
高等教育智能跃迁:一项历史比较研究
[14-24]
数字技术赋能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
[25-36]
由科层封闭到开源开放:数智时代大学治理选择
[37-45]
职业教育教学行动论:基本意涵与实践指向
[82-91]
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:学术趋向与实践内涵
[92-103]
OECD教育治理合法化与规避治理风险研究
[104-111]
跨境高等教育“中心-边缘”格局及其在大变局时代的演变
[112-120]
英格兰基础教育增值评价的发展与经验
[121-130]
新中国初期大学学术文化嬗变:表现与动因
[141-149]
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史阐释
——《美国学院与大学史》译序
[158-160]
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的挑战与进路
[1-12]
价值澄清理论在中国:回顾与讨论
[13-21]
新时代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基础及未来路向
[22-30]
倍增高质量发展: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协同融合
[31-36]
美国保守主义政治与大学招生平权行动的终结
[67-76]
空间视角下公德教育的误区与出路
[96-103]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跨文化教育
[104-110]
论民办学校的合规改革
[111-118]
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及影响研究
[119-128]
混合课程场景下学生成绩预测模型可迁移性研究
[150-160]
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思考
[42-49]
国际教育人工智能伦理框架研究的回顾与镜鉴
[50-59]
大学促进可持续发展:价值、实践与反思
[84-91]
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差异:从城乡之间到城乡之内
[92-102]
教育的创新效应研究:理论逻辑与中国经验
[103-115]
学生课堂情感投入量表的开发与检验
[135-143]
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:阶段性、特殊性与一般性
[152-160]
进步时代到韧性时代的大转型
[1-5]
气候紧急状况与高等教育
[6-16]
大学治理模式演变与国际发展趋势
[29-38]
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机制分析
[39-49]
荷兰天才儿童的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探析
[79-89]
德国科学学与高等教育研究的跨学科协同发展
[90-98]
“破”中有“立”: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性逻辑
[99-109]
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诠释:教育效能视角
[110-119]
教育强国战略视域下职业素养的时代意蕴与培育路径
[120-128]
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研究
[129-140]
认知·关系·情感:以三维框架重构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
[141-151]
一种平视的比较教育研究
[152-154]
工程教育智能化:内涵、特征与挑战
[1-11]
超越西方化: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困境及突破
[12-20]
企业教席的设立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
[54-62]
数智赋能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形态的变革与建构
[63-73]
虚拟世界的健康代价: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
[103-114]
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:价值旨归、变革逻辑与实践路径
[115-124]
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商业模式及其优化
[125-133]
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
[145-150]
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
[151-160]
蒋南翔在高等教育部的作为与思想
[1-9]
蒋南翔高等教育思想论纲
[10-21]
教育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
[28-36]
高校班集体建设:制度变迁与理论阐释
[37-45]
洛杉矶成人教育学校的兴衰
——基于旧制度主义的分析
[89-102]
新自由主义治理性视角下PISA传输的国际比较与数据治理之作用
[103-110]
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德国私立高校的发展及动因
[111-121]
英国影响力议程:在政府、高校与学者之间
[122-130]
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:德国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研究
[131-140]
规则重构与隐秘挑战:我国《职业教育法》修订的权益趋向与困境回应
[141-148]
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:国际进程与中国方略
[23-33]
西方国家教育惩戒权的法律规制及其启示
[44-52]
校园欺凌防治政策研究: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分析
[53-63]
高校自主办学与行政监管的双重约束
[64-72]
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特征、策略与影响因素研究
[111-121]
国际学业评价对教育舆情的隐性影响
——基于美国民意态度的审思
[122-130]
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来源:基于量化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
[131-139]
教育的世俗化转向:洛克“白板说”的教育意蕴及当代审思
[140-148]
“乡村的”教师:乡村教师身份的公共属性及其责任
[34-44]
教育数字化转型期的现代化风险观照及其治理研究
[54-64]
高等教育中教学空间的创建:以美国教学医院为例
[75-83]
日本东京大学跨学科教育:生成动因、模式建构与运行机制
[104-113]
日本国立大学内部治理:权力配置改革
[114-121]
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为什么不追求“升格”?
[122-128]
道德想象力、正当理性与秩序:拉塞尔·柯克自由教育思想释读
[129-139]
道德想象力与事前责任
[140-148]
李卓宝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
[1-11]
中国教育的流动逻辑
[30-42]
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:困境与路径
[43-52]
学校文化涂层的概念化、结构化与格式化
[63-72]
目标一致性: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的理论视角
[73-87]
处境不利大学生的阶层身份认同:文献回顾与理论反思
[99-109]
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“5-100计划”成效分析与启示
[110-119]
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方管理结构的起源、特征与功能
[120-127]
象牙塔尖的再生产:博士生学术职业意愿及其实现路径的实证考察
[128-138]
家庭教育需求视角下相对贫困测度与公共教育投入防贫效果分析
[139-148]
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
[19-29]
跨学科的内涵、机理及衍变路径
[30-37]
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研究
[38-45]
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战略逻辑与发展路径
[46-54]
互联网时代知识范式的变革
——流动知识的兴起
[65-75]
数字化转型对中国教育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
[76-89]
世界精神的马背:为什么国际文凭课程会在美国引发争议
[98-110]
“蓄水池”还是“镀金店”:博士后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
[111-121]
学位互授联授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路径选择
[122-130]
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内涵与形成
[131-140]
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学的文化自觉
[1-6]
高校分类募捐策略分析:美国大学的经验与启示
[48-55]
面向知识的教师教学监测评估
[65-71]
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对企业劳动成本与雇佣规模的影响研究
[93-103]
工科本科生跨学科能力评价框架构建
[104-109]
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协同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测度
[110-120]
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对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
[133-140]
各级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
[21-29]
高校学术评委的伦理困境及破解对策
[30-36]
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话语体系变迁的三重维度
[37-47]
美国拔尖人才教育研究:中小学天赋与才智教育
[48-58]
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政策扩散研究
[79-92]
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内涵
[114-120]
理工科博士职业发展质量评价:学术职业与非学术职业比较视角
[121-130]
大学新生学业内卷与其大学适应的关联:学业内卷氛围的调节作用
[131-140]
创造性学习力:智能时代大学人才培养的转向
[141-148]
造就智慧之士: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需要重新设计
[11-19]
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教育启示
[20-32]
教育研究的关系转向:缘起、议题与展望
[33-43]
循证教育溯源及其困境
[44-52]
广义科教融合: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回归及实现路径
[60-70]
英美日国际教育援助实践模式的比较研究
[82-93]
华威大学教师学术评价指标的四维矩阵及其特点
[94-101]
多层级协同:加拿大高等教育系统的教学学术运动
[114-123]
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法律制度:核心规范、问题审视与转向调整
[124-131]
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化转向
——基于芬伯格技术整体论的视角
[132-139]
农村职业教育融合治理:战略选择与技术路线
[140-148]
西方大学和学术的祛魅
[2-4]
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阶段的思考
[7-14]
习近平总书记“双一流”建设思想研究
[15-22]
人工智能教育:通识与专业
[23-24]
职普比争议的多视角分析与政策建议
[73-82]
普职教育结构调整:基于技能需求结构的分析
[92-101]
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塑:走出知识危机与不平等的国际学术关系
[102-111]
美国现代大学荣誉教育:历史图景与体系构成
[112-122]
高校二级学院内部治理模式探析
——基于权力配置差异的视角
[123-133]
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
[134-143]
世界期刊知识体系的兴起:社会主义平台期刊的前景
[14-23]
以制度创新保障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
[27-29]
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与目标
[29-31]
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三点认识
[32-34]
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着眼点和着力点
[37-39]
大学课程研究及其分析框架构建
[47-55]
重新认知创业型大学
[94-102]
流变与回归
——论中国高校与科研系统之离合
[110-121]
全面抗战时期回国侨生资助政策考察
[122-130]
在激进与保守之间:论杜威在华的角色转换
[131-138]
一位经济学家的教育梦想
——读钱颖一《大学的改革》
[139-144]
论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
[1-11]
论“高等教育理论”的建构
[12-22]
学习机会视角下的问题提出教学意蕴与实施路径
[34-41]
促进共同富裕的高校育人创新路径
[55-61]
“学院办大学”:西方传统与中国实践
[70-77]
全球竞争时代的教育软实力:内涵、挑战与因应
[87-95]
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机制与内在逻辑:以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为例
[108-115]
政府还是市场:国外高校多样化策略的争论与启示
[126-136]
家庭教育中的“父母倦怠”:心理健康视角
[21-28]
澳大利亚大学科研绩效拨款的制度演变及启示
[44-51]
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新问题与应对策略
[62-71]
校外培训的市场失灵与依法治理
[72-79]
教师减负的悖论:去专业化的困境与再专业化的陷阱
[80-90]
欺凌“先兆”的识别与消解——预防学生欺凌的学校实验
[91-101]
跨部门协同视域下教育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挑战与应对
[111-117]
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观念
[129-139]
蒋南翔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
[140-148]
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
[1-14]
高等教育监管的理由、困局与新视野
[64-72]
学科知识与组织系统:一个一流学科研究框架
[94-104]
迈向教育更加公平:县域教育改革的空间尺度、问题及其破解
[114-125]
全球教育治理与中国作为
[1-2]
UNESCO与全球教育治理
[3-4]
全球治理中的教育责任
[5-6]
教育理念如何型构社会预期?
[7-8]
拓展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的视野
[9-10]
反思全球教育治理发展的三重动力与二维路径
[11-14]
全球教育治理的哲学基础与正当性
[15-17]
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百年探索
[28-39]
我国研究生教育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
[40-49]
教育中的资本扩张:危害与治理
[50-61]
生态学视角下的创业型大学发展机制研究
[70-77]
疫情下美国高等教育危机及其发展动向
[99-107]
美国大学平权行动:从种族倾斜走向阶层倾斜?
[108-117]
进入普及化阶段的中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
[141-148]
基础研究突破与杰出人才培养
[1-6]
突破再生产:布迪厄理论的另一面
[26-32]
大学评价活动的基本逻辑与价值选择
[39-46]
项目类型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框架
[47-54]
未来工程师的专业角色认知
[55-64]
未来技术学院建设:教师队伍建设和未来技术研发
[70-76]
“双一流”建设战略目标的分解研究
[77-87]
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关键特征、成就与前瞻
[88-93]
美国升学选择模型的演变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
[118-128]
网络教学环境赋能职业院校在线教学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
[137-145]
《镜子的寓意——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》出版座谈会综述
[146-148]
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中国起源及其跨国扩散
[1-16]
知识制度化进程中的大学
[17-24]
中国高水平研究生院评价:特性、指标和方法
[33-40]
学校文化建设:“穿越概念丛林”之后我们去哪儿?
[41-47]
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历史、现状与未来
[59-68]
独立学院发展转型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
[77-83]
我国中学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[84-91]
去科层化悖论:疫情下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的逻辑与困局
[92-105]
纠缠中发现历史——教育史中的文化转移与跨国互动
[130-138]
试论早期清华教育的特征
[139-148]
新时代的教育学研究
[8-9]
新阶段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
[10-12]
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态势及推进策略研究
[13-24]
新发展格局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
[25-32]
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
[33-39]
未来技术学院建设: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
[40-50]
教育研究中扎根理论的价值本真与方法祛魅
[67-76]
加拿大顶尖大学招生考试的制度环境与运作机制
[106-113]
常青藤文化与哈佛大学的体育发展
[114-120]
金斯利与美国综合中学模式的创立
[121-131]
经验生成与逻辑推演:高等教育理论的两种构建路径
[18-24]
重申受教育人权:意义、内涵与国家义务
[25-31]
国家层面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与探索
[32-42]
创业型大学的身份困境——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
[43-52]
从实现到转化:高校科技创新演变及效率
[53-62]
分数膨胀的影响因素与学生选课策略
[63-74]
美国研究型大学组建跨学科组织的背景、实践及经验
[99-105]
学术型研究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模式:以清华-伯克利深圳学院为例
[106-113]
研究生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
[114-121]
战后美国公共教育改革中的“变”与“不变”
[122-132]
新阶段、新理念、新格局教育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综述
[143-148]
基础教育学校国际主要绩效指标比较研究
[20-27]
大学教师学术创业:内涵、价值与路径
[28-36]
修辞学视角下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话语逻辑
[37-45]
大学有效行政:价值基础与纪律建设
[58-64]
创造性思维教育与洪堡大学理念
[65-71]
学科会聚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探讨
[80-86]
命运共同体: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
[118-126]
职业流动提升了科学家的科研生产力吗?
[127-135]
教育改进学的创建与中国探索:问题与改进方案
[10-17]
教育改进学的创建与中国探索:专业改进共同体
[18-27]
教育改进学的创建与中国探索:实践与展望
[28-35]
我国高校研发经费:规模、结构及建议
[60-67]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图景
[81-87]
新加坡教师教育透视及启示:基于“教师成长模式”的分析
[97-106]
迈向创业型大学——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发展之路窥探
[107-114]
大学课程新使命:再造知识发现、加工与传播的连续体
[115-129]
守正与创新:论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文化
[130-138]
古代朝鲜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比较研究
[139-148]
教育改进学的创建与中国探索:方法论
[34-41]
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发展逻辑探究
[42-51]
比较教育理论分析框架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
[52-65]
驻校教育研究范式初探
[66-73]
互联网感知社会宏观大数据与教育学研究之发展
[74-80]
内圣外王:高等教育从内涵发展到大学能力建设
[81-85]
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50年:起源、发展与隐忧
[98-109]
本科生海外访学的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
[110-121]
减负与加压之间:本科课程数量的变迁
——学分制是如何失灵的?
[129-139]
学校借助校外支持力量推进混合教改的实施策略研究
[140-148]
也谈大学治理
[6-7]
大学治理的文化意涵
[8-11]
为创新而治理:大学治理变革的方向
[12-17]
中国高校科技发展指数体系的构建研究
[18-25]
知识民主与高校科研变革
[35-43]
中央政府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影响研究
[44-54]
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统计测度研究
[55-65]
中国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构想
[66-77]
基于课程标准的中高考命题改革思路与途径
[87-93]
当大学与法律相遇: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全球图景
[101-110]
从“公益”到“共益”:全球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
[111-118]
橘生淮北则为枳?——跨境合作大学的制度两难
[119-125]
美、澳、日三国评价大学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
[134-141]
当今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三大挑战及其应对
[142-148]
论学校管理的微妙性均衡
[27-32]
伯顿·克拉克学术职业理论评析
[33-41]
工程科技人员跨文化能力研究
[42-46]
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方针价值取向变迁研究
[47-54]
义务教育经费“省级统筹”政策执行分析
[84-91]
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流动研究
[101-108]
职业院校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接受度的实证研究
[109-116]
师生关系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——学术兴趣的中介作用
[117-125]
立德立功立言七十载——兼论《顾明远文集》
[126-132]
师责辩难——大学教学伦理论要
[1-10]
中国高等教育是如何走向世界的?
[19-31]
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范式和理论模型
[32-39]
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进展述评
[40-48]
技能何以形成:类型探讨与模式分析
[49-60]
大学个人知识:超越“高深学问”的学习向度
[61-68]
MIT多组织、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探析
[97-104]
以整体性治理助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
[112-118]
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管理:成就与挑战
[105-111]
新时代大学生多场景职业设计:原理、策略与方法
[119-125]
疏解首都高等教育的进展、重点与思路——基于圈层理论分析框架
[126-132]
教育学科本质上不是“应用学科”
[8-10]
论学校及其功能
[23-31]
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我国人工智能文科人才的培养
[32-38]
G20与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
[71-79]
中国农村教育贫困研究的进展与趋势
[98-103]
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:概念、指标与实现路径
[21-32]
课程:学术计划
[33-45]
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
[122-125]
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热点、前沿及其演进可视化探析
[126-132]
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效果的实证分析:学生发展视角
[113-121]
知识经济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:理路分析与策略选择
[104-112]
关于高中教育定位问题的若干省思
[97-103]
“善治”视角下的大学文化理性持守
[91-96]
学生群体的政策分类与教育治理
[84-90]
美国顶尖大学薪酬体系特征研究
[59-67]
阿波罗教育集团退市:历史、问题及展望
[68-74]
美国高校年度报告的制度变迁
[53-58]
从认知科学到学习科学:过去、现状与未来
[29-39]
以创业思维重新理解学科建设
[40-48]
三重视角下的英国专业博土学位教育发展研究
[81-86]
从“衡中模式”看基础教育治理的困境与出路
[87-93]
我国高校质量年度报告的制度分析
[99-104]
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挑战
[105-110]
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
[119-124]
对美国“公共学校”(common school)中“common”的讨论
[117-124]
世界一流大学的未来
[1-5]
高等学校专业教育:历史与比较的视角
[6-14]
大学制度变革:洪堡及其意义
[21-30]
大学治理:美国、欧洲、中国
[1-12]
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“校本”
[36-43]
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
[114-119]
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精英群体的体质状况———基于某顶尖“985”大学新生体测数据的实证研究
[100-102,104,106]